在台南,有一群人默默為無數家庭打造最重要的空間——廚房。這些人不是設計師,不是品牌老闆,而是一雙雙習慣量尺、開孔、裁板的手,他們是「廚具師傅」。
今天,我們走進台南永康一間三十年老店的廚具工坊,訪問了在地師傅王建中,聽他談談他眼中的「台南廚具」是什麼樣貌,又怎麼從老派工法走到現代客製化設計。
Q:王師傅,您從什麼時候開始做廚具的?
我 21 歲就開始跟師傅學了,現在快 30 年了。以前什麼都得靠手工切、釘、磨,沒電動工具,做一個櫃子要兩三天。那時候台南廚具主要是塑膠板或不鏽鋼,現在流行系統櫃、人造石,變化很大。
Q:台南地區的廚具市場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?
其實台南的房子很多是老屋或透天厝,空間格局不固定,跟新大樓比起來,設計自由度比較高,但也比較挑戰。很多老房子還有磨石子地板,或是管線沒整理好,要自己想辦法搭配。
Q:你怎麼看現在流行的「系統廚具」?
系統廚具看起來很現代,模組化裝得快,但不見得適合每個家庭。我遇過不少客人用了系統廚具後抱怨抽屜關不緊、水槽太小,其實還是要根據生活習慣來設計。我會先跟客人聊天、看格局、再畫圖。
從量身訂做到生活顧問:廚具師傅的轉型
王師傅說,早年只要裝得穩、排得順就好,但現在客人更講究空間美感與動線。他常常要同時當設計師、木工、施工主管,甚至還要懂風格搭配與收納哲學。
例如有次一位年輕夫妻找他做開放式廚房,但家裡有兩隻貓。他就建議加高中島檯面、使用防刮門板材質,並規劃貓食區與貓跳台融入廚具設計,成功讓廚房成為真正的共享空間。
常見的台南廚具材質與配置
依照王師傅多年經驗,以下幾種配置最常被台南民眾選擇:
- 門板:防潮塑鋼板(CP值高、好清潔)或霧面烤漆(適合現代風)
- 檯面:人造石、石英石最耐用;不鏽鋼仍被傳統家庭喜愛
- 櫃體:木心板結構搭配防潮板或鋁櫃,有效抗潮
- 收納:五金拉籃、滑軌、油壓鉸鏈是標配
台南廚具設計趨勢觀察
王師傅指出,這幾年台南廚具的設計有幾個明顯變化:
- 極簡白灰配色:現代感強,適合年輕家庭
- 開放式中島:兼作吧台或工作區,提升互動
- 隱藏式收納:提高美觀與整潔度
- 在地客製化:強調工藝與專屬風格,逐漸超越大量生產系統櫃
台南廚具消費者最常見的問題
在訪談過程中,我們也整理了幾個王師傅最常被問的問題與回答:
Q:廚具安裝要多久?
標準尺寸+現成料件的話 3~5 天;若要客製、打底泥、拉管線,可能 10 天以上。
Q:有需要請設計師嗎?
如果是全室設計當然有幫助,但單做廚具的話,有經驗的師傅也能給你設計圖和建議,省下一筆設計費。
Q:可以只改流理檯嗎?
當然可以,現在很多人只做「局部翻修」,例如改檯面、換瓦斯爐或換抽油煙機,也能改善整體使用感。
結語:一套好的廚具,不只是做飯的空間
透過王師傅的分享,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「廚具」能成為家的核心。它不只是器具與檯面的組合,更是與家庭成員共同生活的場景。
如果你正在台南尋找一套適合自己的廚具,不妨從功能開始思考,再與在地值得信任的師傅討論細節。從老屋翻新到現代住宅,只要有用心設計的廚具,就有可能重新點燃家的溫度。
王師傅最後也說:「做廚具不是在賣產品,而是在幫人設計生活。」這句話,正是每位台南廚具職人的縮影。